“好好造雪,好好除雪。”
在距离开幕式还有49天之际,2018年平昌冬奥组委会下达了这项特别命令。比赛期间举行雪上项目的山岳地带(mountain cluster,平昌、旌善)正在与雪展开24小时激烈战斗,一边在造雪,一边在除雪。
12月21日上午,在江原道旌善郡加里王山的旌善高山体育场,远处的滑雪道被一团白色的雾气笼罩了起来。走近一看才发现白雾其实是造雪机喷散而出的雪粒。
普通滑雪场和奥运会滑雪场在雪的密度上就有所不同。对于普通滑雪场而言,水在变为雪后,体积会增大5倍,但对于奥运会滑雪场而言,等量的水在变成雪后,体积增大不到1.7倍。这是因为奥运会滑雪场的雪粒要密实、坚硬得多,严格来说应该是处于雪和冰的中间状态。
专门从事了38年人工造雪工作的造雪专家、赛场运营部长金康雨(59岁,音)表示,“如果滑雪道过软,道面就会因为选手的立刃(edging,通过向滑雪板侧面发力改变方向)而变得高低不平;相反,如果滑雪道过硬,选手又有可能会因为无法立刃而滑倒”,“有100人参赛的话,我们就要为1号到100号的所有选手提供同样的条件,这就是建造滑雪道工作的核心”。
时常会有选手因踩到从滑雪道上飘落的雪片而滑倒重伤。金康雨部长表示,“这种雪片也被称为‘死亡雪块(death cookie)’”,“妥善做好造雪工作也就等于是在拯救选手的生命”。
人工造雪机可以将水粒子细细分解,喷洒到空气中。这些水粒子会和冷空气里的水份结合,结晶后体积会变大。经过冷却塔(cooling tower)后,温度降低的水粒子会被造雪机喷洒到空气里,然后不断反复这一过程。在零下2度到零下3度、湿度为60%的条件下才可以制作出最佳品质的雪。
在旌善高山体育场、龙平度假村、 凤凰岛(Phoenix)滑雪场、Alpensia度假村等地的竞赛场地,组委会投入了共计300台造雪机,由87人负责24小时造雪;此外还投入了46辆“雪地履带车(snow cat)”,用来夯实雪地。
组委会计划在每个竞赛场地制造出高150公分的人工雪,为此所需的造雪总体积为130万立方米,相当于在一个足球场上垒起高100米的雪堆;此外还需投入约80万吨的水量。截至12月21日为止完工率为75%,人工造雪费用达300亿韩元。